先进激光技术与应用研究所于2009年由国家级人才计划——国家特聘专家获得者王璞教授建立,在超快激光技术、空芯光纤制备技术等领域有很大的国际国内影响力。自成立以来,研究所长期从事特种玻璃、空芯反谐振光纤、高功率固体和光纤超短脉冲激光器、单频光纤激光器及各种新型激光器的研究、开发和应用,形成了以“玻璃制备-光纤拉制-核心器件自研-激光器搭建-激光器应用”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。
研究所所长为王璞教授,研究团队的年龄构成合理,人才梯度健全,现有1名副研究员,1名高层次人才,2名助理研究员,1名团队博士后,2名团队博士后,1名研究助理,并拥有12名在读博士和23名在读硕士。迄今为止,研究所承担科研项目约27项,包括牵头主持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,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,1项“叶企孙”科学基金,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任务,以及华为等企事业委托项目。目前,发表论文300余篇,其中50余篇发表在国际高水平期刊杂志上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, Nano Energy, Journal of Lightwave of Technology, 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, Optics Letters, Optics Express等国际光学领域公认的顶级期刊。
研究所的“高平均功率皮秒脉冲掺铥光纤放大器及超连续谱光源”工作入选中国激光杂志社主办的“2013 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”,“超低损耗空芯连体管负曲率光纤”工作获得“2018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”。研究所培养了全国优博及提名2人,王大珩光学奖2人,多人次获得“国家奖学金”、“北京市优秀毕业生”、“永利官网优秀毕业论文”等荣誉称号。
研究所开展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,与西澳大利亚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四川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,定期举办系列学术报告、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、派遣人员出国访问和进修。
研究方向:团队目前围绕高性能光纤激光器及应用、特种光纤制备及应用和激光玻璃制备及应用等领域开展研究。包括:超低损耗空芯光纤制备、高功率空芯光纤传能、激光玻璃制备、新型超快光纤飞秒激光技术、超短脉冲光纤-固体结合放大技术、中红外高功率空芯光纤气体激光技术、光学参量产生技术、高功率低噪声单频光纤激光技术、超快激光材料改性技术、超快激光生物组织消融技术、生物光子学技术。
研究所成员简介:
侯玉斌 副研究员 特种激光器与激光器件制备
何蕙羽 助理研究员 红外玻璃光纤及激光器件
张 倩 助理研究员 新型中红外光源及非线性频率变换
张 鑫 助理研究员 特种光纤的设计、制备及应用
招 赫 团队博士后 激光微纳加工与艺术及手性光学与超表面
顾 帅 团队博士后 光纤传感与光子晶体光纤制备
潘胜利 团队博士后 团队柔性可穿戴纤维的制备与传感应用
冯志芳 研究助理 实验室管理

